举办乡镇(街道)残疾人联络员培训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提升联络员的专业素养
政策法规知识普及
有助于联络员深入学习残疾人相关的政策法规,如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康复救助政策等。这样他们在面对残疾人及其家属的咨询时,能够准确地提供信息,使残疾人及时了解自己可以享有的权益和福利。
例如,在就业政策方面,联络员可以告知残疾人关于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创业等不同就业形式下的补贴政策和优惠措施,帮助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劳动体系。
服务技能提高
培训能够提升联络员的服务技能,包括与残疾人沟通的技巧、开展需求调查的方法等。在沟通方面,联络员可以学习到如何运用尊重、理解、包容的态度与残疾人交流,克服沟通障碍。
例如,对于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联络员可以学习手语等特殊沟通方式;在需求调查方面,掌握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能够更精准地收集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需求信息,为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奠定基础。
加强基层残疾人服务工作
构建服务网络
乡镇(街道)是残疾人服务工作的基层前沿,残疾人联络员在这个层面发挥着连接残联组织与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培训,能进一步完善以残联为主导、以乡镇(街道)为依托、以残疾人联络员为骨干的基层残疾人服务网络。
比如,在组织残疾人参加社区活动时,联络员可以利用培训所学知识,高效地通知、组织残疾人参与,提高基层残疾人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性。
促进资源整合与精准服务
培训班可以促使联络员更好地整合当地的各类资源,如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社会救助资源等,为残疾人提供精准服务。他们可以与当地的医疗机构合作,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转介;与学校联系,解决残疾儿童的入学问题。
例如,将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精准转介到合适的康复机构,协调教育部门为残疾学生提供特殊教育支持或融合教育的便利条件等。
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增强残联组织的基层力量
提升残疾人联络员的能力素质,能够增强残联组织在基层的工作力量。他们可以更好地协助残联开展各项工作,如宣传残疾人事业、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等。
例如,在无障碍环境建设宣传方面,联络员可以深入社区,向居民宣传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提高社区居民对残疾人出行和生活需求的理解与支持,促进社区整体的无障碍环境建设。
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
经过培训的联络员能够更有效地组织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促进残疾人与健全人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推动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例如,组织残疾人参加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让残疾人展示自己的才能,增进社会对残疾人的了解和认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