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山西柳林:‘冰雪+’助力乡村旅游‘热’”这一现象的一些分析和阐述:
背景
政策推动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山西也积极响应这一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柳林县在政策的春风下,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乡村旅游模式。
资源优势
地理条件:柳林县的地形地貌为冰雪旅游提供了一定的自然基础。其山区地形在冬季能够形成一定厚度的积雪,为开展冰雪项目创造了条件。
交通区位:柳林县交通相对便利,位于山西中部地区,临近主要交通干线。这有利于吸引周边城市的游客前来参与冰雪旅游活动,其辐射范围能够涵盖周边多个市县。
“冰雪+”模式的具体内容
冰雪+体育
滑雪项目:柳林建设了滑雪场,配备了不同难度等级的滑雪道,满足初学者和专业滑雪爱好者的需求。例如,设置了初级雪道,为初次接触滑雪的游客提供安全、平缓的练习场地;中级雪道则适合有一定滑雪基础的游客进一步提升技能。
冰雪赛事:举办冰雪运动赛事,如滑雪比赛、雪地摩托赛等。这些赛事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参与,不仅提高了柳林的知名度,也带动了当地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赛事期间,大量参赛者及其家属、观众涌入柳林,带动了住宿、餐饮等消费。
冰雪+民俗文化
特色冰雪民俗活动:将冰雪与当地民俗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民俗活动。比如,在冰雕雪雕作品中融入柳林的传统剪纸艺术元素,展现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还有传统的年俗活动在冰雪环境中的创新开展,如冰雪庙会,人们可以在冰天雪地中逛庙会、品尝当地特色小吃、观看民俗表演等。
民俗文化传承与旅游体验融合:通过冰雪旅游,让游客深入体验柳林的民俗文化,如传统的秧歌表演在冰雪场景中的呈现。这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也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冰雪+乡村休闲
冰雪主题农家乐:当地农家乐推出冰雪主题套餐,包括在冬季提供热炕头住宿、特色冰雪农家菜等。游客在参与冰雪活动后,可以到农家乐休息,品尝柳林的传统美食,如碗托、莜面等,享受乡村的宁静与温暖。
冰雪观光与乡村漫步:开发冰雪观光路线,游客可以漫步在乡村的雪景中,欣赏银装素裹的田园风光、古老的窑洞建筑等。这为城市游客提供了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旅游体验。
对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
经济方面
增加旅游收入:“冰雪+”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直接增加了柳林县的旅游收入。包括门票收入、住宿收入、餐饮收入以及旅游纪念品销售收入等。例如,滑雪场的门票和滑雪装备租赁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来源,农家乐的繁荣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产业的兴旺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产业链上游,促进了冰雪设备制造、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在产业链下游,推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因为游客对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如柳林红枣等特产的销售量随着游客的增多而上升。
社会方面
就业机会增加:冰雪旅游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滑雪场、农家乐、民俗表演等相关产业需要雇佣大量的工作人员,包括滑雪教练、服务人员、厨师、民俗艺人等。这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闲置和外流。
促进乡村振兴:“冰雪+”助力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体现。它改善了乡村的基础设施,如交通、住宿、餐饮等设施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提升了乡村的文化活力,通过民俗文化与冰雪旅游的融合,让乡村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增强了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环境保护
在开展冰雪旅游项目时,注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规划滑雪场等项目的建设,避免过度开发破坏山体植被。对于雪场用水,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冰雕雪雕制作过程中,选择环保型材料,避免化学物质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例如,对滑雪教练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能够为游客提供安全、优质的教学服务;对农家乐的服务人员进行礼仪和餐饮服务培训,提升游客的就餐体验。同时,建立完善的游客反馈机制,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创新发展
持续探索“冰雪+”模式的创新发展路径。可以结合科技元素,如引入虚拟现实(VR)技术,在冰雪旅游项目中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例如打造冰雪主题的VR游戏或观赏体验。还可以与周边地区开展旅游合作,共同打造跨区域的冰雪旅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进一步提升柳林“冰雪+”乡村旅游的竞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