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平台数据,2025年度中国电影票房(含预售)于7月8日11时38分突破300亿元大关,较2024年提前28天达成这一里程碑。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一、现象级影片的超强带动春节档上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4.46亿元票房占据全年总票房的51.5%,成为票房破300亿的核心驱动力。该片不仅刷新了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全球累计票房突破159亿元,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名。此外,《唐探1900》(36.12亿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12.39亿元)等春节档影片也表现突出,共同推动春节档总票房达95.10亿元,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和人次纪录。 二、国产电影的市场主导地位2025年上半年国产影片票房占比高达91.2%,年度票房前十名中占据九席。除头部影片外,《熊出没·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不同类型影片也贡献了稳定票房,显示出国产电影在内容创作上的多元化突破。进口片仅有《碟中谍8:最终清算》进入票房前十,市场份额进一步收缩。 三、政策与消费促进措施的叠加效应国家电影局联合多部门推出系列举措激发市场活力:消费补贴:“中国电影消费年”活动核销观影补贴9125万元,带动票房超5.4亿元;春节惠民消费季核销7.8亿元,拉动票房60.88亿元,占同期市场的25%。文旅融合:北京国际电影节联动600余家商户推出“票根经济”,带动商圈客流增长18%、销售额增长29%;“跟着电影游中国”活动推动国内外旅游线路与电影IP结合。 四、暑期档的持续发力截至7月8日,2025年暑期档累计票房已超27亿元,超60部中外影片定档,涵盖历史、悬疑、动画、科幻等十余种类型。国产动画《罗小黑战记2》、历史战争题材《东极岛》等新片接档上映,叠加苏州等地发放百万电影消费券,为票房增长注入新动能。 五、市场复苏与观众习惯的巩固2025年上半年观影人次达6.41亿,同比增长16.89%,平均票价45.6元,显示观众回归影院的积极性显著提升。疫情后电影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叠加影院服务质量提升和票价合理调控,形成了良性市场循环。从历史数据看,2024年票房破300亿用时218天,而2025年仅用189天,日均票房达1.59亿元,较去年的1.38亿元增长15.2%。这一成绩不仅反映出中国电影市场的强劲复苏,更标志着产业生态在内容品质、政策支持、消费场景等多维度协同发展下进入新阶段。随着暑期档和后续国庆档、贺岁档的影片供给,全年票房有望向更高目标迈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