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等,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推动城市功能完善提供了方向指引。以下是具体介绍:1. 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稳妥推进危险住房改造,对D级危险住房加快拆除改造,对C级危险住房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非成套住房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改造。分类分批对存在抗震安全隐患且具备加固价值的城镇房屋进行抗震加固。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加强老旧厂房、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屋改造利用,推动建筑功能转换和混合利用。2. 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更新改造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整治楼栋内人行走道等,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小区停车、充电、消防等配套基础设施,增设助餐、家政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改造质量安全监管,结合改造同步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3. 开展完整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公共活动场地等,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构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优化综合服务设施布局。4. 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推动老旧街区功能转换、业态升级,改造提升商业步行街和旧商业街区。鼓励以市场化方式推动老旧厂区更新改造,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不搞大拆大建,“一村一策”实施改造。推动老旧火车站与周边老旧街区统筹实施更新改造。5. 完善城市功能:建立健全多层级、全覆盖的公共服务网络,充分利用存量闲置房屋和低效用地,优先补齐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医疗应急服务体系。推进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加快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发展多样化养老服务。因地制宜建设改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动消费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积极拓展城市公共空间,科学布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6.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全面排查城市基础设施风险隐患,推进地下空间统筹开发和综合利用。加快城市燃气、供水等地下管线管网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改造,推动城市供水设施改造提标,统筹城市防洪和内涝治理,推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改造升级,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7. 修复城市生态系统: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建设连续完整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加快修复受损山体和采煤沉陷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持续推进城市绿环绿廊绿楔绿道建设,增加群众身边的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8. 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扎实开展城市文化遗产资源调查,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划定最严格的保护范围。建立健全保护前置机制,加强老旧房屋拆除管理,不随意拆除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和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名,加强城市更新重点地区、重要地段风貌管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