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港股季结日收官:指数与IPO双核驱动市场强势复苏2025年9月30日,港股市场在季度结算日迎来完美收官,恒生指数与IPO市场同步展现出久违的强劲走势。在美联储重启降息、内地政策利好频出以及大型标杆企业上市的多重推动下,港股不仅打破了此前的震荡格局,更以亮眼的数据印证了国际资本对香港市场的信心回归。本文将从市场表现、驱动因素、资金动向及未来展望四个维度,全面解析本轮港股行情的核心逻辑与投资机会。## 指数表现:三大股指齐创阶段新高9月港股市场呈现出"月度上涨、季度爆发"的显著特征,主要指数均录得可观涨幅。恒生指数在季结日收报26855.56点,9月单月累计上升逾7%,折合点数约1777点,这一涨幅创下2023年以来的单月最高纪录。更值得关注的是,恒生指数第三季度累计上涨约2783点,季度涨幅接近12%,彻底扭转了上半年的震荡下行态势。恒生科技指数成为本轮行情的领涨先锋,9月涨幅高达13%,并在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创下6475.92点的阶段高位。细分板块中,AI相关科技股表现尤为突出,受全球AI产业业绩兑现及内地"智改数转"政策推动,互联网科技企业与硬件设备制造商股价普遍上涨。国企指数同样稳步上行,9月累计上升逾6%,报收9555.33点,能源、金融等权重板块的估值修复成为主要推动力。市场成交活跃度同步提升,9月港股日均成交额达3129亿港元,环比增长19.9%,同比更是激增214.0%。特别是季结日前一周,单日成交额多次突破3000亿港元,9月29日大市成交额达到3091.0亿港元,显示市场交投情绪已从谨慎转向积极。成交量的持续放大为指数上行提供了坚实支撑,也反映出国际资本对港股市场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IPO市场:百亿项目扎堆引爆融资热潮与指数同步走强的是港股IPO市场的强势复苏。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在政策红利与资本回流的双重驱动下,IPO数量与融资规模双双大幅增长。截至9月底,港股市场已有65家企业完成上市,累计融资规模达156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4.44%和180.07%,助力香港重返全球IPO募资额榜首位置。9月IPO市场的亮点集中在大型标杆项目的密集落地。9月25日,奇瑞汽车(9973.HK)正式登陆港交所,以91.45亿港元募资总额成为年内港股规模最大的车企IPO。该项目不仅吸引了高瓴旗下HHLR、景林资产等13家国内外知名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更实现了308.18倍的超额认购,国际配售部分也获得11.61倍超额认购,充分显示市场对优质企业的认可。上市首日,奇瑞汽车股价最高升至34.98港元,收盘上涨3.80%,最新总市值约为1840.90亿港元。百亿规模IPO项目的集中涌现成为市场复苏的核心标志。截至9月底,年内募资规模超百亿港元的港股IPO已有5家,分别是宁德时代(410亿港元)、紫金黄金国际(250亿港元)、恒瑞医药(114亿港元)、三花智控(107亿港元)和海天味业(106亿港元)。其中,宁德时代与紫金黄金国际分列今年前三季度全球融资额前两位,这些大型项目不仅提升了港股IPO市场的整体规模,也增强了香港市场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港股IPO新规下的机制B分配方式(公开配售占比固定10%)显示出良好效果。自该新规实施以来,所有采纳机制B的新股在上市首日均录得上涨,奇瑞汽车也延续了这一趋势,这一机制创新为IPO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多维驱动:政策与资金共振催生行情本轮港股市场的强势表现并非偶然,而是由宏观政策、资金流动与市场改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联储时隔九个月重启降息是重要的外部催化剂,9月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历史数据显示,在美联储重启降息之后港股通常表现较好,宽松的美元流动性环境推动国际资本重新配置新兴市场资产。内地政策利好的持续释放为港股提供了强劲支撑。9月下旬,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拉动新增项目投资约2500亿元,直接带动港股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上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提出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这一表态为港股金融板块注入强心剂。资金面呈现出"南向资金稳定流入、外资结构优化"的特征。9月5日至18日,南向资金净流入550.84亿港元,主要流向可选消费零售、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等行业。从全年维度看,1月20日至9月18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9142.09亿港元,持续的资金流入提升了内地投资者在港股市场的边际定价能力。与此同时,外资中介机构资金流向出现结构性变化,9月外资净买入硬件设备、消费者服务等行业,显示国际资本对港股特定板块的关注度正在提升。市场流动性环境的改善也为行情提供了基础支撑。香港市场流动性指数虽有波动,但SOFR-HIBOR利差收窄有利于港币资产吸引力提升,港币兑美元汇率逼近7.75强方兑换保证。货币供应数据依然强劲,7月份M3增速为10.8%,连续第七个月超过9%,充足的流动性为股市上涨提供了资金保障。##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尽管9月港股市场表现亮眼,但机构普遍认为短期市场可能面临获利了结压力。长江策略指出,部分落后蓝筹股的显著补涨通常是短期行情进入尾声的标志,加上中国8月经济数据偏弱,短期内可能制约市场上行空间。东方财富网的研报也提示,市场对美联储年底前再有1-2次降息的预期已充分计价,降息落地后短期获利了结的机会较大。中长期来看,港股市场仍有多重催化剂值得期待。首先是经济数据的边际改善,9月份中国经济数据的韧性将成为市场重要观察点;其次是政策窗口的临近,10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二十届四中全会可能释放更多利好信号,特别是"十五五"规划相关的产业政策有望为港股相关板块带来投资机会;此外,中美元首潜在会晤若能取得积极成果,将有助于缓解市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行业配置方面,机构建议关注三大主线:一是以AI科技与新消费为代表的成长板块,参考日美经验,这些领域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二是受益于信用扩张与政策支持的金融、地产产业链;三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如奇瑞汽车等已展现出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香港交易所的制度创新也将为市场持续注入活力。随着IPO新规的不断完善和落实,预计将有更多优质企业选择在港股上市,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领先IPO市场的地位。保荐业务格局虽呈现头部集中特征,但中金公司、华泰国际等中资投行的崛起也提升了香港资本市场的中国元素与国际竞争力。总体而言,9月港股季结日的亮眼表现标志着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尽管短期可能面临波动,但在流动性宽松、政策利好与企业盈利改善的支撑下,港股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投资者需要在把握机遇的同时,密切关注美联储降息节奏、中国经济复苏进程等关键变量,以应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