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物流行业业务量增速超预期
快递业务量连续12年世界第一,无人物流车即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我国物流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2025年全社会物流总额预计达380万亿元。
近期多家机构报告指出,物流行业业务量增速超出预期,其中快递业务表现尤为亮眼。今年1-9月,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450.8亿件,同比增长17.2%,业务收入首次在前三季度突破万亿元大关。
01 行业增速超预期
物流行业近年来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银河证券分析认为,物流行业业务量增速已超过预期水平。
实际数据支撑了这一判断,2025年1-8月,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82.0亿件,同比增长17.8%,逆势增长的增速显示出行业的韧性。
国泰海通报告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指出快递量正持续较快增长。
从物流整体市场观察,我国物流业总收入规模持续扩张,5年间增长约4万亿元,2025年预计将超过14万亿元,市场规模有望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
快递业务量则有望超过2000亿件,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
02 多重因素驱动增长
物流行业超预期增长背后有多重驱动因素。
需求结构变化成为重要推手。银河证券指出,需求端受益于小件化、逆向件、下沉市场拓展,推动了行业业务量增长。
“小件化趋势延续,叠加中西部地区、农村等下沉市场消费潜力释放,2025下半年和26年行业业务量有望实现韧性增长”。
区域结构调整也为行业增长注入新动力。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占比持续提升。
与去年同期相比,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1.0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5个百分点。
新疆、宁夏、贵州、青海等省(区)快递业务量增速约30%,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冷链物流等专业领域同样表现不俗。三季度我国食品冷链物流业务总需求量为1.173亿吨,同比增长4.72%。
生鲜电商销量同比增长15%左右,保持两位数增长。
03 智能化重塑行业格局
在业务量增长的同时,技术革新正悄然改变行业格局。
无人物流车被视为行业下一个爆发点。银河证券分析认为,无人物流车作为快递行业降本增效的关键技术,在电商末端配送环节助力快递企业结构性降本与网络优化。
“各企业正积极推进无人车布局,2025年将进入规模化商用爆发拐点”。
人工智能也在深度赋能物流行业。东吴证券指出,大型语言模型时代下,智能程度高速提升的人工智能模型能够更高效地完成泛化社会领域中的复杂任务,为“AI+物流”的发展模式提供现实背景和技术支持。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全国约42%的物流园区配备了自动分拣设备,约69%的枢纽建有自动化立体仓库。
智慧物流园区和智慧物流枢纽加快改造升级,技术驱动的产业升级正在加速。
04 盈利修复进行时
随着“反内卷”监管政策的落地,物流行业竞争生态正逐步改善,盈利修复通道已经开启。
国泰海通报告指出,快递反内卷已扩散至全国,明显提升了企业的单票收入,并将明显修复电商快递企业下半年与明年的盈利。
2025年1-8月,快递行业单票收入为7.48元,同比下滑7.3%,相较于24年末同比降幅12.3%已明显收窄,价格企稳信号显现。
“考虑到此轮‘反内卷’呈现出覆盖更广泛、时间更早、涨幅更大的特点,叠加电商旺季将至,25下半年和26年快递单价有望企稳修复”。
成本结构变化也为盈利修复提供了空间。随着运输成本和中转成本降本空间收窄,无人车技术将打开末端派送成本降本空间。
规模效应减弱背景下,这一新技术应用对盈利能力提升尤为关键。
05 前景与挑战并存
展望未来,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仍面临挑战。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2025年全国物流预警预测报告》显示,企业对2025年经营情况总体呈现乐观态势。
业务量预期增长的企业占比,较去年四季度有所提高。
从不同领域看,电商、医药、农批领域预期增长的企业占比超过50%,反映线上消费持续渗透,国内高附加值商品物流需求不断上升。
国际化发展成为重要增长点。随着国际物流网络持续织密,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29个城市、亚洲100多个城市。
航空企业国际货运市场份额达44%,“空中丝绸之路”辐射境外83个国家213个城市,为跨境物流创造坚实基础。
不过,行业也面临成本压力。社保新规短期将导致单票成本上升,冷库租金低位运行挤压企业利润空间等问题仍需应对。
价值竞争取代价格竞争将成为行业长期趋势。
无人物流车不再是科幻片里的场景,它已成为快递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技术,2025年将迎来规模化商用爆发拐点。
物流业已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了质量、效率与创新的竞争。
技术驱动下的行业格局重塑,才刚刚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