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近22亿千瓦,前三季度新增装机同比激增47.7%
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已超越第三产业与居民生活用电,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迈入历史性新阶段。
10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发展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98亿千瓦,同比增长27.2%,约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59.1%。
这一数据表明,中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道路上正稳步前进,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中国电力系统的主力军。
01 装机数据:量质齐升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正有力推动中国能源结构优化。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达21.98亿千瓦,逼近22亿千瓦大关,同比增长27.2%。
这一数字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59.1%,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已占据中国电力装机的绝对主导地位。
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10亿千瓦,同比增长高达47.7%,约占全部新增装机的84.4%。
如此高的占比凸显了可再生能源在中國能源新增投资中的绝对主力地位。
02 结构分析:风光领跑
在可再生能源家族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表现尤为抢眼,已成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增长的“双引擎”。
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突破17亿千瓦,创造了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截至9月底,太阳能发电(含光热)装机达到11.27亿千瓦,风电装机达到5.82亿千瓦,水电装机为4.4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则为0.47亿千瓦。
从新增容量来看,前三季度太阳能发电新增2.40亿千瓦,占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的绝对主力。
风电新增6109万千瓦,水电新增716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42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105万千瓦。
03 发电表现:举足轻重
随着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实际贡献也日益凸显。
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5%,约占全部发电量的四成。
这一发电量达到了同期工业用电量的六成左右,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已能够满足大部分工业用电需求。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1.7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3%,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22%。
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提高了4.1个百分点,明显超出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1.51万亿千瓦时)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4万亿千瓦时)。
04 增长动能:投资驱动
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持续的投资支持。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能源重点项目资金和要素保障不断强化,项目投资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全国能源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8个月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达到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8.2%。
这些投资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电能力,推动中国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方向加速转型。
从利用率来看,主要可再生能源品种都保持了较高水平。前三季度,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达到94.7%,风电平均利用率为94.0%。
05 发展前景:绿色转型
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正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国家能源局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发展。
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3822亿千瓦时,这一数字甚至超出了全社会的用电量增量(3581亿千瓦时)。
这一关键数据表明,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增长已经完全满足了中国电力需求的增量,甚至还有富余。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电力系统的新增需求已可由可再生能源全面满足。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曾指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而如今,中国可再生能源增长的步伐仍在加速。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逼近22亿千瓦,中国的能源版图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革命。
从东部沿海的风电场到西部戈壁的光伏电站,绿色电力正源源不断地注入国家电网,点亮万家灯火,驱动中国经济迈向更加绿色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