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规模有望再创新高 百亿级证券私募突破百家
资本市场持续向好,私募行业迎来强劲复苏,量化策略机构占据近半壁江山。
私募基金行业正迎来一轮强劲复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私募基金总规模已回升至20.74万亿元,逼近2023年7月和8月20.82万亿元的历史最高点。
在资本市场持续向好的推动下,私募基金规模有望迎来进一步突破。
与此同时,行业头部阵营正加速扩容。截至10月28日,百亿级证券私募数量增至108家,较9月底的96家增加了12家,其中量化私募成为新晋主力军。
01 行业复苏:规模逼近历史高点
私募基金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截至2025年9月末,存续私募基金数量达到137,245只,总规模20.74万亿元。
这一数字标志着行业从2024年的低谷实现了显著回升。
回顾2024年9月,私募基金规模曾降至19.64万亿元,为2021年10月以来的近四年最低点。
此后,在“9·24”行情的推动下,私募基金规模持续回升,并在2025年4月重新站上20万亿元大关。
这一复苏趋势在发行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据三方平台统计,2025年前四个月,已有1372家私募证券管理人累计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3491只,环比增长近40%。
头部私募成为新产品备案的“主力军”,其中量化私募表现尤为活跃。
02 百亿阵营:量化私募成主力军
私募行业“百亿俱乐部”正持续扩容。截至2025年10月28日,百亿级证券私募数量已增至108家,较9月底的96家增加了12家。
这一数据较2025年1月末的80家明显增长,显示出头部私募规模的快速扩张。
更引人注目的是百亿级私募内部的结构性变化。量化私募已成为“百亿俱乐部”的主力军。
在108家百亿级证券私募中,量化私募有53家,占比为49.07%;主观私募有45家,占比为41.67%;“主观+量化”混合私募有8家,占比为7.41%。
从投资策略分布来看,股票策略仍为主流,约80家百亿级证券私募采用这一策略。
03 格局生变:行业头部效应强化
私募行业的头部效应正在不断强化。截至2025年10月22日,百亿私募数量增至101家,时隔一年多重返百家之上。
这一数据与2023年最高115家的历史纪录相比虽仍有差距,但已显示出行业从2024年的调整中稳步复苏的态势。
行业资源正加速向头部私募集中。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场共备案私募证券产品8935只,但备案活动高度集中在头部机构。
有备案私募产品的私募管理人数量达2322家,其中1879家备案产品在5只以内。
而另有26家私募管理人备案产品超过40只,累计备案了1654只,占总备案数量比例的18.5%。
在这26家私募中,有23家为百亿私募,其中百亿量化私募管理人达19家。宽德、黑翼、明汯分别备案了120只、114只、111只产品,展现出头部机构的强劲活力。
04 驱动力量:业绩与资金双轮驱动
私募行业规模扩张的背后,是业绩与资金的双重驱动。
业绩方面,在市场持续向好的背景下,证券私募整体表现亮眼,尤其是百亿级证券私募。私募排排网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有业绩展示的70家百亿级证券私募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30.49%。
其中69家百亿级证券私募实现正收益,占比高达98.57%。
资金方面,新私募持续入场,新产品陆续展开运作,带来更多增量资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10月以来已有11家新私募完成登记。
包括2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和9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此外,10月以来已有1236只新私募基金完成备案,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占据主导,共有845只。
量化私募之所以能快速扩张,排排网集团旗下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认为主要源于四方面因素:一是业绩表现突出;二是风险收益特征受青睐;三是销售渠道合作意愿强;四是指数增强型产品需求提升。
05 持仓动向:科技与周期双主线
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披露临近尾声,百亿级私募机构的持仓路线图清晰地展现在投资者面前。
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共有31家百亿级私募管理人出现在了117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合计持股市值高达376.80亿元。
百亿级私募在第三季度的持仓鲜明地呈现出 “科技”与“周期”双轮驱动的特征。
按持股市值计算,计算机行业以106.72亿元稳居百亿级私募阵营第三季度末的第一大重仓行业。
有色金属行业紧随其后,虽然百亿级私募仅涉足2家公司,但持股市值达64.65亿元。通信行业则以51.05亿元的市值位列第三。
除了这三大核心领域外,百亿级私募在电子、基础化工、煤炭、建筑材料等行业的布局也相当深入。
在电子行业中,虽然百亿级私募对于单家公司平均持仓市值相对分散,但涉猎公司数量高达16家,显示出对该领域的广泛看好。
06 未来展望:规模扩张与竞争加剧
展望未来,私募基金规模有望迎来进一步突破。当前20.74万亿元的规模,距离突破2023年7月和8月20.82万亿元的历史最高规模仅一步之遥。
在市场向好推动私募业绩回升和新私募陆续入场的背景下,行业规模有望再创新高。
对于行业竞争格局,业内人士认为,百亿级私募中主观与量化两大阵营预计会向多元化发展。
量化机构或依托技术迭代和策略创新持续拓展边界;主观策略私募则需深耕投研深度与风控能力,构建差异化优势。
未来,两者有望在良性竞争中共促行业发展。
有业内资深人士指出,当前私募行业已经进入精耕细作阶段,单纯依靠市场贝塔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
“不管是量化还是主观,最终都要回到阿尔法收益的持续创造上来。谁能更好地理解市场、更高效地整合资源、更持续地创造价值,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随着业绩与资金的双重驱动,私募基金总规模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创下历史新高。截至2025年9月末,私募基金总规模已回升至20.74万亿元,距离历史最高点仅一步之遥。
行业头部阵营加速扩容,百亿级证券私募数量增至108家,量化私募以49.07%的占比成为绝对主力。
私募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重塑,但无论何种策略,持续创造阿尔法收益的能力才是机构在激烈竞争中立足的根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