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吉隆坡开幕
600余位学者汇聚吉隆坡,探讨世界变局中海外华人的全球网络与在地现实。
第十二届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国际研讨会于2025年11月4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马来亚大学隆重开幕。本次研讨会以“世界变局中的华人:全球网络与在地现实”为主题,汇集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研究者,将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进行90场平行论坛。
马来亚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院长黄子坚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研讨会旨在通过不同领域和地区的研究视角,探讨全球华人网络的变迁与地方社会的现实处境,思考海外华人社群共通的历史、文化等属性在当代语境下的价值和意义。
01 会议亮点:全球学者齐聚,多元视角探讨华人议题
海外华人研究国际研讨会是华人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盛会,本届会议由国际华人研究学会与马来亚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
国际华人研究学会会长李明欢、马来亚大学校长奥斯曼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与会者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体现了这一学术平台的广泛国际性和多元文化视角。
除了严肃的学术讨论,会议还安排了文化晚宴,并设有超过20个展览摊位,展示各研究中心、出版社及本地企业的成果与创意。
这些活动为研究者提供了更丰富的交流平台,也展现了海外华人文化的活力与创意。
02 海外华人研究:从全球网络到在地实践
海外华人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近年来关注的重点逐渐从历史与文化研究,转向对全球化背景下华人网络与本地适应的复杂关系。
这一转变在本次会议的主题“世界变局中的华人:全球网络与在地现实”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2025年可谓是海外华人研究的活跃之年,除了正在吉隆坡举行的这场会议,成功大学也将于10月举办“第七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国际双年会”。
那次会议的主题定为“21世纪新时代变局下的华人社会:回顾与展望”,旨在为世界各地华人研究学者提供集思广益和相互交流的平台。
这两场重要会议相继举行,反映了学术界对全球化背景下华人社群发展的持续关注。
03 研究新趋势:科技变革与华人社会的未来
海外华人研究领域正在经历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的转变,这一转变在近年来的相关学术活动中已见端倪。
2017年在东海大学举办的一场讲座中,数据专家谢一平曾探讨过数据分析在政治领域的应用。
这种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正逐渐被引入海外华人研究,使学者们能够更精确地分析华人社群的迁移模式、经济行为和文化适应。
同时,成功大学即将举办的双年会也计划探讨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对人文社会带来的影响。
这些新视角显示,海外华人研究正在超越传统的历史学和人类学方法。
越来越多地吸纳数据科学和数字人文的技术,为理解华人社群的适应与变迁提供新的洞察。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世界格局的变化,海外华人社群既保持着通过全球网络形成的共通属性,也在各自所在地发展出丰富的在地化实践。
会议中的讨论将为理解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文化传承和社群发展提供新的学术视角,也为思考全球化背景下族裔社群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