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 科技成长主导基金市场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资产规模突破38万亿元,股票仓位持续上升,科技成长板块成为最大赢家。
公募基金2025年三季报近日披露完毕,A股市场在三季度呈现稳步上行趋势,上证指数期间突破4000点大关。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公募基金资产规模继续扩张,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资产总值达38.14万亿元,相比上季度的36.70万亿元继续上升。
在科技成长主导市场的背景下,公募基金行业展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变化,TMT板块获加仓明显,而大金融、大消费等板块则遭遇减仓。
01 规模与仓位:权益资产占比上升
公募基金整体规模在三季度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多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行业总规模已突破38万亿元关口,环比增长6.61%。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权益市场的强势表现。
从资产配置来看,股票资产规模从上季度的7.21万亿元升至8.99万亿元,股票占资产总值的比重较上季度上升4个百分点至23.6%。
与此同时,债券资产占比连续三个季度下降,较上季度下降5个百分点至52.8%。
主动偏股基金的股票仓位中位数达到了91.45%,处于2015年以来97.70%的高分位数水平。
这表明基金经理对权益市场的乐观态度。
02 TMT板块成为最大赢家
行业配置方面,TMT(科技、媒体、通信)板块成为三季度公募基金加仓的主要方向。
根据中金公司统计,与二季度末相比,电子和通信行业仓位分别上升6.7和4个百分点,仓位创2006年以来新高。
传媒板块在政策扶持和景气回升下,加仓0.7个百分点。
受益于海外算力需求爆发和AI产业趋势,TMT相关概念获得大幅加仓。
电力设备和机械设备也因储能等细分领域出清进展顺利及海外产能释放预期而分别获加仓2.2和0.3个百分点。
有色金属受益于价格回升,三季度仓位上升1.4个百分点。
03 传统行业遭遇减仓
与科技成长板块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行业在三季度普遍遭遇基金减仓。
银行和非银金融分别减仓3个和0.4个百分点。
大消费板块仓位也下降较多,食品饮料、家用电器、汽车、医药生物和农林牧渔分别减仓1.9个、1.7个、1.5个、1.3个和0.6个百分点。
内需偏弱仍是大消费板块被减持的主要原因。
从减持市值来看,天相投顾统计显示,主动权益基金减持前三的是美的集团、招商银行和顺丰控股,减持市值分别为88.51亿元、75.68亿元和74.70亿元。
04 重仓股大洗牌
公募基金重仓股名单在三季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Wind统计,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
宁德时代、贵州茅台、中际旭创、新易盛、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紫金矿业、寒武纪-U、中国平安以及东方财富。
这一名单清晰地反映了科技成长主导的市场趋势。
与二季度相比,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已跌出前五。
宁德时代以2070亿元的持仓市值稳居第一,但主动权益基金三季度A股重仓个股第一名为宁德时代,持仓总市值为796.9亿元。
从增持情况看,主动权益基金增持前三是中际旭创、新易盛和工业富联,增持市值分别达401.74亿元、369.30亿元和341.20亿元。
从三季度涨跌幅来看,公募增持前十的股票全部上涨,其中工业富联、新易盛、中际旭创、寒武纪和深南电路的涨幅超过100%。
05 外资公募高仓位布局科技
随着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贝莱德、富达、路博迈、安联、施罗德等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的持仓情况也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多家外资公募对中国资产保持乐观预期,并且以高仓位对科技成长板块进行了重点布局。
以富达传承6个月股票持有期股票为例,该基金在三季度大幅加仓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优必选12.6万股,使其跃升为第一大重仓股。
外资公募普遍对科技股加大了布局力度,这与国内公募的投资方向不谋而合。
06 投资者行为分化明显
三季度市场呈现出复杂的投资者行为分化现象。中信建投证券报告指出,这种分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风险偏好出现“两极分化”。
股市上行下,股票型基金规模增至5.5万亿(同比+38.5%);货币基金亦强劲增长,规模+12.7%,净申购居各类基金之首。
这反映出投资者既愿增配权益,也重视流动性管理。
主动权益基金新发火热但遭遇大额赎回。
主动权益新发538亿元(同比+442%),规模增至3.1万亿(+13.6%),但净赎回2283亿份;股票ETF则净申购1111亿份,规模快速增长。
这表明在市场反弹走高背景下,主动权益型产品的“解套赎回”与被动权益型产品的“顺势加仓”同步发生。
纯债基金与“固收+”产品冰火两重天。
纯债基金在新发、净申购、规模三个维度全面萎缩;而固收+基金则全面开花,新发、规模同比+104.4%、+35%,净申购1590亿份。
07 四季度市场展望
展望四季度,多家机构认为,结构性行情仍将持续。
博时基金经理曾鹏表示,展望四季度,仍维持在经济动能偏弱但流动性充裕的宏观格局里面,结构性行情仍将持续。
他继续看好技术创新驱动的人工智能应用、国产算力、人形机器人、互联网、医药等产业方向。
滙丰晋信基金认为,四季度红利价值风格或有所回归。
中长期来看,权益市场韧性加强、趋势向上依然具备确定性。
中金公司分析称,中期来看,四中全会及“十五五”规划建议将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路径,产业层面具备政策红利及景气支撑。
未来(3至6个月)大盘成长风格有望占优。
随着三季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投资路径已然清晰。截至三季度,公募基金今年以来为投资者赚取的收益突破2.7万亿元,这一数据远超历史上任一自然年。
四季度市场风格或将更为均衡,但科技成长主线仍受期待。
市场短期波动幅度可能会加大,但中长期维度来看,权益市场趋势向上具备确定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