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前天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黄海之滨,一艘艘巨轮鸣响汽笛,破浪前行;碧波之下,深海装备不断刷新纪录,向海洋最深处进军。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呈现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海洋发展新动能不断涌现的特征。

这一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4个百分点,海洋经济正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蓝色支撑”。

从碧波万顷的南海到冰封雪覆的北极,从耕海牧渔的“蓝色粮仓”到向海图强的“风电走廊”,中国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01 产业新格局: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崛起
海洋经济如同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此交汇融合,共同构建起多元化的产业新格局。

海洋传统产业在这一体系中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海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6.7%和25.7%。

更令人振奋的是,我国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3.5%、47.3%和58.6%,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绿色船舶已成为行业新趋势。我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0.6%。

全球首艘氨燃料动力1400箱集装箱船、全国首艘200TEU纯电智能远控集装箱海船相继开工。

海洋旅游市场同样呈现供需两旺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海洋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3.0%和3.8%。

曾经沉寂的邮轮码头再次响起欢声笑语,全国邮轮港口进出港邮轮艘次、旅客总数分别达344艘次、20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7%、28%。

在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海洋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加速成长。克拉克森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海工装备新承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0.0%、50.8%和61.9%,继续位居世界第一。

国产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海洋装备完成交付,我国首个深水油气水下机器人七功能机械手投入应用。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三峡领航号”基础平台、全球首艘8万吨级通海养殖工船“森海先锋”号相继交付。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研发也取得积极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Y104注射液正式获批临床试验,成为近年来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1类海洋小分子药物,拟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

02 科技新动能:创新驱动海洋产业发展
海洋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中,海洋经济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

全国首个海洋领域可信数据空间在浙江上线,将有效激发“沉睡”的海洋数据价值。深圳发布“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助力海洋经济智能化升级。

中船集团推出“智海·图灵”海上人工智能高效赋能基座平台、水星智算处理器凌久NP101、海鲲大模型等多项AI创新成果,进一步夯实了船海产业构建数智生态的基础。

深海极地探测领域更是捷报频传。“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在南海北部海域水深1522米的“海马”冷泉渗漏点成功采集并引燃可燃冰。

“洞察”号自主水下机器人成功完成在西太平洋结核矿区的应用性试验任务。

我国在南海成功布放首套超3500米水深剖面观测浮标系统,实现了从水上10千米大气到水下1千米海洋的综合同步观测,填补了国际大水深剖面观测技术的空白。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北极冰层下完成首次冰区下潜。

海洋领域的技术创新不仅停留在实验室,更广泛应用于产业实践。国内首批自主研发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设备系统集成完工,填补了我国海洋工程智能化焊接装备空白。

我国首条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化涂装产线投入应用,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这些创新成果的涌现,源于涉海企业持续增加的研发投入。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分别有62.9%、62.3%的企业前三季度研发经费和人员数量实现同比增长。

创新正成为海洋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引擎。

03 资源新保障:海洋空间与能源的高效利用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何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是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核心议题。

海洋空间资源和能源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前三季度,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项目涉及投资额超6419亿元,有效保障了重大项目用海用岛需求。

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成效显著。南海北部湾海域涠洲10-5南油气田钻遇厚度211米油气层,实现我国海域首个变质砂岩、板岩潜山勘探重大突破。

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古近系岩性勘探领域成功钻获高产油气井,进一步夯实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基础。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有序推进,垦利10-2油田群(一期)、东方1-1气田、涠洲6-8油田二期、文昌16-2油田等油气开发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新建产能接续发力助推海洋油气供给能力稳步提升,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17.7%。

海洋清洁能源供给水平不断提高。前三季度,海上风电发电量、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分别增长3.7%、42.1%。

我国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大丰(800兆瓦)”首批机组并网发电,上海市单体容量最大海上风电项目“金山海上风电场一期(306兆瓦)”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海上风电正向深远海、大容量加速迈进。

“蓝色粮仓”建设扎实推进,前三季度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7%。

海水养殖正不断发挥海水产品供给压舱石作用。

风渔融合发展模式加速推进,全国首个吸力筒基础桁架式“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盛唐一号”在广东汕头投产。

粤东最大桁架式重型风渔融合海洋牧场平台“龙宫号”安全投放并完成首批章红鱼鱼苗投放。

海水利用项目建设有序开展,河北唐山形成以“发电冷却水—淡化海水—浓海水提溴”为路径的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

建成5万吨海水淡化二期项目,年产4000吨溴素项目一期进入试生产。

04 区域新实践:地方探索海洋经济特色路径
在国家海洋经济战略指引下,各地正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路径。

山东省作为海洋经济大省,在11月5日召开了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

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的“五个更加注重”要求,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构建陆海联动发展格局。

青岛市走在了地方立法保障海洋经济发展的前列。《青岛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共7章55条,聚焦“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中心城市”目标,突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

《条例》明确构建陆海统筹、全域联动、资源融通的海洋经济总体布局,优化和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并以推动“4+4+2”现代海洋产业发展为主线,明确海洋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具体措施。

广东省的海洋经济发展同样引人注目。2024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跃上2万亿的新台阶,同比增长5.4%,连续30年位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

《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是广东省首部关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杭州市则通过专项资金引导海洋产业发展。杭州市发展改革委公示了2025年度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拟补助项目。

经各地初审、行业专家评审、第三方专项审计,最终从12个申报项目中遴选出5个项目进行补助。

2025海洋中心城市论坛也在深圳举行,作为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主论坛,该论坛以“聚力蓝色创新,澎湃海洋动能”为主题。

邀请全球海洋领域政、产、学、研界精英,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探寻新路径。

05 未来新方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面向“十五五”时期,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家有关部门已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勾勒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

国家相关部门表示,将加大力度引导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持续推动海洋产业投融资指导目录更新,积极探索鼓励央企和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海洋经济的实现路径。

同时,落实已出台的《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推进百兆瓦级潮流能重点工程建设。

还将研究制定海水淡化、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持续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仍将是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青岛市在《海洋经济促进条例》中规定,市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建立以崂山实验室为引领的海洋领域实验室体系,加强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建设。

支持共建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平台,协同开展海洋领域重大创新产品研发、产业共性技术攻关和重大创新成果转化。

绿色低碳发展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将健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海洋生态系统调查、监测与评估机制。

加强海域、海岛和海岸带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建立低效用海退出机制,实施海域立体分层设权。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面临压力。

下一步,要加速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大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取得新成效。

船舶的汽笛声回荡在各大港口,订单如雪片般飞向造船企业;深海机器人灵活操作,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海上风电场叶片徐徐转动,将海风转化为清洁电能。

海洋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海洋科技创新的持续推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将更加完善,孕育出更加澎湃的蓝色动能。

碧海银滩不仅是自然生态的宝贵财富,更是经济增长的广阔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1-8 07:46 , Processed in 0.0924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