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青在2025年8月举办的"美男鱼"派对堪称一场兼具娱乐性与商业价值的沉浸式盛宴。这场活动选址上海海昌公园,她豪掷百万包下美人鱼馆与鲨鱼馆,以海底珊瑚、镭射灯与帷幔打造出梦幻海洋场景,十多位身高185+的男模身着鳞片紧身衣与鱼尾造型服饰,在水中悬浮舞蹈、表演"猛男秀",现场更设置美妆体验区与珠宝展示台,宾客可获赠定制香水与品牌伴手礼。 一、派对内核:从情感价值到商业赋能此次派对并非单纯的娱乐狂欢,而是周扬青个人品牌矩阵的重要布局。作为美妆品牌CODE MINT与潮牌GRACE CHOW的主理人,她将派对转化为"女性审美实验室"——男模表演与产品体验深度绑定,例如"人鱼泪"高光在活动次日淘宝销量破三万件,定制香水引发社交媒体种草潮。品牌团队在筹备期采用心率监测手环,以观众生理数据优化现场体验,这种"数据驱动的感官营销"被业内评价为"颜值经济的新范式"。活动定位精准捕捉当代女性消费心理:既满足对视觉享受的需求,又通过沉浸式场景强化品牌认知。正如周扬青在直播中所言:"我在创造一个让女性暂时逃离现实的梦境"。这种将娱乐体验与商业转化无缝衔接的操作,使派对话题曝光价值超5000万,远超200万的投入成本。 二、争议与反思:凝视与反凝视的博弈派对引发的讨论远超娱乐范畴。部分网友盛赞其"女菩萨式宠粉",认为这是女性主导审美话语权的突破;但也有声音批评"物化男性",质疑将男模作为商业工具的伦理问题。这种争议折射出性别议题的复杂性——当女性掌握凝视权力时,传统性别框架下的批判逻辑是否需要重构?值得玩味的是,周扬青巧妙回应争议:她在社交媒体发布男模与宾客互动的温馨画面,强调"所有参与者都是自愿且享受的",并附上品牌与《男人装》合作的海洋大片,将争议转化为二次传播素材。这种危机公关手法,既避免陷入道德讨伐,又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声量。 三、前任镜像:罗志祥的"隐形在场"派对期间,罗志祥的社交平台账号悄然上线,引发网友玩梗"美男鱼派对需要时间管理顾问吗"。这种"隐形在场"形成微妙的情感张力——五年前周扬青手撕罗志祥"多人运动"的事件,与如今她主导的"美男鱼"狂欢形成鲜明对比。罗志祥近年通过反串"朱碧石"发布洗脑神曲《水晶恋》、在海外举办演唱会试图复出,但台媒仍频繁拍到他夜店流连的画面,其"浪子回头"人设屡遭质疑。此次派对恰好成为两人人生轨迹的对照:周扬青从受害者蜕变为商业操盘手,而罗志祥仍在争议中挣扎求存。有网友翻出周扬青当年"颜值是最不中用的东西"的金句,对比她如今直播带货的成功,形成辛辣的时代注脚。 四、行业启示:娱乐事件的多维解构这场派对揭示了娱乐圈的新生存法则:1. 情绪资本运营:通过制造极致感官体验,将参与者转化为品牌传播节点;2. 争议性营销:主动制造话题漩涡,在舆论博弈中实现破圈;3. 前任IP价值:利用情感历史形成叙事张力,即使无直接互动也能引发关注;4. 数据化体验:将生物数据纳入活动设计,使营销效果可量化、可优化。从更宏观视角看,这是颜值经济从"商品售卖"向"梦境制造"升级的典型案例。当周扬青穿着贝壳亮片礼服在鲨鱼馆中穿行时,她不仅在举办派对,更在定义一种新的消费美学——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空间里,商业、娱乐与情感需求达成微妙平衡。这场派对的余波仍在持续:周扬青的美妆品牌销量激增,男模经纪公司接到大量合作咨询,甚至有文旅项目计划复制"美男鱼"主题。而罗志祥的名字再次被推上热搜,提醒着公众:娱乐圈的情感叙事,永远存在着台前幕后的双重剧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