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并非不敢预报40℃,只要百叶箱测量的气温达到40℃,气象部门就会如实预报。具体情况如下:测量标准限制:气象部门发布的气温是根据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由设在草地上、离地面1.5米高且周围开阔无遮挡的百叶箱中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目的是获取自然状态下不受外界过多干扰的大气气温,保证全球气象数据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而人们在户外感受到的温度,会受到太阳直射、地面辐射等因素影响,往往高于百叶箱测量的气温,所以会产生天气预报温度偏低的错觉。预报考核机制:气象部门会对预报员的预测进行评分,如果预报温度低于实际气温,预报员是不得分的,这促使预报员会努力提高预报的准确性,不会刻意压低温度。历史预报情况:从实际情况来看,气象台在历史上有过40℃以上的预报。例如2025年7月,河南省气象台就明确预报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甚至出现42℃的高温预报。武汉中心气象台2024年7月24日也曾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超过40℃。谨慎发布原因:由于40℃是高温红色预警的临界点,一旦预报或实测温度达到这个数值,地方政府可能采取停工、停课等应急措施,对社会各方面影响较大。所以,气象部门在发布40℃及以上高温预报时,会更加谨慎,反复核实数据,确保数据的绝对准确,但这并不意味着“不敢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