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第一批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旨在规范涉企行政强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此次发布的5个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包含2个行政强制措施、2个行政强制执行和1个非诉行政强制案例。案例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涉及行政强制种类多样:既包括查封设施、扣押财物等行政强制措施,也包括行政强制执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等。原告企业所涉行业多元:包括绿化、通讯、旅游、能源、药品、装饰、文化传播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涉及行政管理领域广泛:涉诉行政机关既包括地方人民政府,也包括文化旅游、消防管理、市场监管、城乡建设、劳动保障、综合执法等职能部门。所反映的法律问题值得关注:涉及行政主体资格、法定职权、执法依据、执法程序、信赖利益保护等方面法律适用标准的探索和完善。例如,在“某新能源公司、包某诉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扣押财物及行政赔偿案”中,法院一审判决确认扣押行为违法并判令区市监局赔偿包某船期损失24万元人民币。在“山西省襄汾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强制执行某装饰有限公司案”中,法院在查明某装饰公司已经结清拖欠工资的事实后,认为其及时改正违法行为,符合法定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的条件,故对县人社局的强制执行申请裁定不准予执行。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案例的发布,集中体现了人民法院通过监督、纠正违法行政强制行为,依法保护市场主体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坚强决心,有利于强化规范指导,进一步防止同类行政违法情形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