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秀平道村:“瑶膳+”产业的富民密码与乡村振兴实践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群山环抱中,长垌乡平道村正经历着一场由"瑶膳+"产业引领的乡村蝶变。两年前,这里还是巷道污水横流、基础设施落后的贫困村;如今,错落有致的瑶族民居与生态画卷相映成趣,村民的"钱袋子"随着特色产业的发展逐渐鼓了起来。这场变革的背后,是驻村第一书记范国祥带领村民探索出的一条兼具民族特色与经济效益的产业振兴之路,更是金秀瑶族自治县打造"世界瑶都"康养品牌的生动实践。## 破局之路:从民生改善到产业定位平道村的蜕变始于对民生痛点的精准破解。2023年,时任金秀瑶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干部的范国祥主动请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上任伊始便将民生改善作为首要任务。他带领工作队逐户梳理"问题清单",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两年来累计筹措资金超过2400万元,集中实施了一系列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污水处理站的新建让污水横流成为历史,产业路的修建打通了农产品外销的瓶颈,道路拓宽和巷道硬化工程让村容村貌实现质的飞跃。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更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范国祥团队深刻认识到,只有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实现村民持久增收。平道村所在的金秀瑶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超87%,是广西最大的天然药用植物园,以"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为代表的天然瑶药资源丰富,瑶族药膳文化更是传承千年的宝贵财富。结合金秀县"打造桂中康养名片"的战略部署,工作队确立了"振兴药膳产业+发展康养旅游"的核心思路,将瑶膳文化从传统饮食习俗提升为富民兴村的支柱产业。这一定位既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又契合现代人对健康养生的需求,为平道村找到了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产业架构:"瑶膳+"的多元融合模式平道村的"瑶膳+"产业并非单一的餐饮服务,而是构建了一个集种植、加工、文旅、康养于一体的多元融合体系。在产业链上游,村里引入优质企业,利用专项扶持资金入股,共建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实现瑶药材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这一模式不仅保障了瑶膳原料的品质与供应,还为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示范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机制,农户既可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稳定收益,又能在基地务工赚取劳务报酬,形成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在产业融合层面,平道村创新性地将瑶膳文化与康养旅游深度绑定。村里引进4家农文旅康养企业,引导15户村民发展民宿、农家乐,并组建70余人的民俗表演队,形成"吃瑶膳、住瑶寨、体验瑶文化"的完整旅游链条。游客在品尝瑶药炖鸡、瑶家油茶等特色美食的同时,还能参与瑶族度戒礼等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平道村成功将"上刀山""下火海"等瑶族绝技申报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并培养7名非遗传承人,让传统文化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吸引力。这种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瑶膳产业的附加值,也实现了瑶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在品牌建设方面,平道村借力金秀县瑶医药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积极融入"世界瑶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