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起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典型案例公布
一块钱的鸡蛋,一群被围猎的老年人,一张由私域直播与虚假宣传编织的"坑老"网络。
"1元购10枚富硒鸡蛋"——北京平谷区的一家百货店门口,这样的广告吸引了不少老年人的目光。他们排队注册会员、加入微信群,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落入精心设计的营销陷阱。
2025年10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七起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典型案例,揭露了不法商家通过"线下引流+私域直播"、"免费体验—制造焦虑—虚假宣传—高价销售"等违法链条系统性地侵害老年消费者权益。
新型"坑老"手段
市场监管总局近年来按照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要求,部署开展了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
此次公布的七起案例,不法商家手段相似,均是利用老年消费者对健康的渴望与辨识能力不足的特点,通过虚假宣传牟取不法利益。
北京市平谷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北京科奥世纪百货店采用"线下引流+私域直播"新模式。该店以"1元购10枚富硒鸡蛋"为诱饵,吸引中老年消费者到店注册会员、加入微信群,构建私域流量池。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富硒鸡蛋"只是普通鸡蛋冒充的。
私域直播中的"坑老"陷阱
在私域直播领域,不法商家的欺诈行为更加隐蔽且具有针对性。
阿换网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通过自建网站开展私域直播,外聘主播向中老年消费者推介"君仙谷不老酒""舒康奇力子灵芝孢子油软胶囊"等产品。他们在直播中公然宣称这些普通食品或保健食品具有疾病治疗功效。
滁州越强医药咨询有限公司则通过短视频平台开展健康讲座,将老年消费者引流至自建微信群。在群内,他们组织老年消费者收看养生保健课程,并夸大所销售药品灵芪红胶囊的功效,声称其能"永葆青春、延长寿命"。
更具欺骗性的是,推广客服在群里冒充消费者发布"效果非常好,再订2个月的量"等不实购买信息,诱导其他消费者下单。
虚假宣传的常见套路
在已公布的案例中,不法商家虚假宣传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虚构产品功效。如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兵秀日化用品经营部宣称"白云山维一植物精油""红景天精氨酸胶囊"等产品具有"淡斑美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抗辐射、抑制癌细胞"等功效。
二是夸大治疗价值。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广州康尔美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引流顾客,并向中老年消费者宣称其销售的"红曲银杏叶丹参胶囊"具有消除斑块、改善高血压和糖尿病、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三是冒充品牌合作。北京科奥世纪百货店在直播及微信群中虚假宣传初级农产品"黑玛卡"为"法国兰蔻集团出品",虚构产品功能,冒充品牌合作。
监管重拳与法律制裁
市场监管部门对这批"坑老"案例均依法给予了严厉处罚。
阿换网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25万元罚款;滁州越强医药咨询有限公司被处20万元罚款。
北京科奥世纪百货店因违法行为集虚假宣传、虚假广告与个人信息侵权于一体,危害后果叠加,被处以警告、12.04万元罚款。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法部门依法对这些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
守护老年消费安全
市场监管总局在案情评析中指出,这些典型案例的不法商家精准聚焦中老年消费者,利用其健康焦虑、信息辨识能力较弱等特点实施针对性欺诈,严重侵害老年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
例如,山东冠县怡鑫生活便利超市打着"包治百病"的旗号向老年消费者兜售"蜂亿健"等普通商品,利用老年消费者的情感需求,通过假意关怀乘虚而入,借机推销产品。
四川瑞康之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则通过"免费体验—制造焦虑—虚假宣传—高价销售"的违法链条,通过编造虚假的营销话术,诱使老年消费者迷信"神药",购买"高价低质"产品。
威远县的一家体验店里,几十位老人正免费使用着"蜂胶苦瓜银杏叶软胶囊",墙上播放的宣传视频声称该产品能"治疗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这些老人不知道,这所谓的"神药"只不过是普通的保健食品,根本不具备疾病治疗效果。
直到市场监管人员走进店内,这一骗局才被揭穿。虚假宣传的面纱被揭去,只留下上当老人和1.60万元的罚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