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保时捷利润暴跌99%,老牌豪车做错了什么?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保时捷利润暴跌99%,老牌豪车做错了什么?
曾经需要加价几十万、等车半年的保时捷,如今在中国市场销量大幅下滑,其利润在三个月内蒸发约40亿欧元。

保时捷近日公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其营业利润从去年同期的40.35亿欧元骤降至4000万欧元,暴跌99%。

这个曾经被誉为“豪车印钞机”的德国品牌,正面临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盈利危机。

第三季度单季亏损就高达9.6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亿元),并被迫启动裁员计划,未来几年将裁掉1900名正式员工,年内先清退2000个临时岗位。

01 财务惨状:从“印钞机”到利润微尘
保时捷2025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报告令人咋舌。不仅营业利润暴跌99%,其销售收入也同比下降6%,至268.6亿欧元。

利润率的滑坡更为惊人——从去年同期的14.1%骤降至0.2%。

这一数据对于长期维持高利润的豪华汽车品牌而言,几乎不可想象。

全球交付量方面,保时捷同样表现不佳。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交付新车21.3万辆,同比下降6%。

这一下滑主要源于各大市场的不振表现:德国本土销量2.2万辆,同比下降16%;欧洲(不含德国)销量5万辆,同比下降4%。

曾经贡献保时捷全球销量30%的中国市场,如今已缩水至15%,跌出全球前二市场行列。

保时捷已三次下调全年盈利预期,最新预测利润率仅为“略高于零”,远低于年初预计的10%-12%。

这一连续的预期下调,反映出公司内部对当前困境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未来前景的谨慎悲观。

02 中国市场溃败:保时捷为何卖不动了
中国市场的崩塌是保时捷利润暴跌的关键因素。2025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在华销量仅3.2万辆,同比暴跌26%。

这一下滑趋势已持续多年——从2022年的9.33万辆,降至2023年的7.93万辆,再到2024年的5.69万辆。

保时捷的价值坐标系在中国市场遭遇了双重崩塌。

性能方面,保时捷依托传统内燃机技术建立的性能优势,在电动车时代被迅速削弱。

当电机取代引擎,保时捷引以为傲的百公里加速,被20多万的国产电动车轻松超越。

豪华光环方面,保时捷的奢侈品牌定位也遭遇挑战。过去,保时捷是中国新富阶层的社交名片;但现在,开着国产新势力出席商务活动,传递的不再是“买不起保时捷”,而是“更看重科技与实用”的形象。

保时捷的“保值神话”也随之破灭。

曾经落地150万的帕拉梅拉,如今二手车价仅60多万。当一个奢侈品的二手市场崩盘,它的“金融属性”就消失了。

真正为保时捷贡献大部分利润的SUV车型——卡宴和Macan,正好撞上了国产高端新势力的“精准猎杀区”。

会花100多万买卡宴的中国家庭用户,真正在意的可能并非保时捷的赛道基因,而是“一个比BBA更高级、能兼顾家庭与排场的选择”。

而现在,国产新势力们用一半的价格,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更舒适的座椅、更智能的交互和毫不逊色的豪华感。

03 战略摇摆:激进电动化与紧急刹车
保时捷当前困境的核心原因之一,是其在电动化战略上的严重摇摆。

2022年,保时捷曾宣布“2030年实现碳中和”的激进战略,计划届时推出的新车中纯电车型比例要占80%以上。

为此,它进行了大量投入:收购动力电池制造商Cellforce全部股份,投资建设高端充电站,推出纯电的Taycan、Macan Electric等车型。

然而事与愿违。2024年保时捷交付的新车中只有27%是电动化车型(包含插电混动),纯电战略严重滞后。

今年9月,保时捷突然宣布调整电动化路线:推迟纯电718、旗舰SUV等多款车型上市,延长燃油版911、混动Cayenne的生命周期,甚至彻底终止投入巨资的电池自产计划。

这一系列“急转弯”直接产生27亿欧元(约224亿元人民币)的额外支出,仅关停电池工厂就造成12亿欧元资产减值。

被保时捷寄予厚望的纯电Macan,虽然搭载宁德时代100kWh电池、拥有784公里续航的亮眼参数,却因800V超充适配率不足65%而多次延期交付,市场表现未达预期。

04 全球困境:多重压力下的利润挤压
除了中国市场溃败和战略失误外,保时捷还面临多重外部压力,进一步挤压其利润空间。

美国关税成为一大负担。2025年前三季度,保时捷需要额外承担约3亿欧元的关税成本,全年预计损失高达7亿欧元。

尽管北美市场销量同比增长5%,达64446辆,首次超越中国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市场,但关税成本完全抵消了这一增长带来的利润。

为转嫁压力,保时捷已明确宣布将在未来几个月上调美国市场售价。

内部品控问题也影响品牌形象。第三方投诉平台数据显示,以“保时捷”为关键词的投诉达1662条,涉及发动机故障、行驶熄火、燃油泄漏等问题。

2025年10月24日,西安一辆Taycan行驶中起火,车辆烧毁仅剩空壳,进一步打击了消费者对保时捷电动车的信心。

在智能化方面,保时捷明显落后于中国竞争对手。其驾驶辅助系统未能达到华为、小鹏、理想等品牌的城区智驾水平,智能座舱仅支持基础导航与娱乐功能。

消费者普遍反映车辆选装成本高,如帕拉梅拉前排座椅通风需加价1.6万元,而同类配置在新势力品牌中多为标配。

05 行业警示:传统豪强的集体困境
保时捷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传统豪华汽车品牌集体面临的难题。

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豪强同样遭遇严峻挑战。今年上半年,奔驰全球销量同比下跌8%,净利润同比暴跌55.8%;宝马全球销量同比下跌0.5%,净利润同比下跌29%;奥迪全球销量同比下跌5.9%,净利润同比下跌37.5%。

这些传统豪强的应对策略也出奇地一致:将原本激进的“全面电动化”调整为务实的燃油/纯电“双轨并行”。

奔驰将“2030年全面电动化”调整成了“2030年新能源车型(含混动)占比最高50%”;奥迪撤销了“2026年以后不再推出新款燃油车”的计划;宝马则明确宣称“全面电动化不现实且危险”,将重心转向混合动力与燃油车并行发展。

这些百年豪强的集体变卦,都有其现实理由:和电动化这个“政治正确”相比,企业的生存和盈利才是第一位的。

除了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外,全球其他主要汽车市场仍以燃油车为主:欧洲渗透率只有23%,美国只有9.5%,日本只有2%。

这样的现实,让传统豪强们不得不重新修订路线。

06 自救之路:保时捷能否东山再起
面对绝境,保时捷已紧急启动自救措施。

重启燃油车生产线是最直接的调整。原计划全面电动化的下一代718系列,现在重新把燃油版加入,911增推限量版燃油车型稳固核心用户群。

组织架构方面,保时捷宣布任命迈克尔·莱特斯为首席执行官,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结束已执掌保时捷十年之久的奥利弗·布鲁姆同时领导大众和保时捷的双重CEO模式。

渠道优化也在进行中。保时捷计划到2026年底将中国经销商数量由145家缩减至约100家,以应对销量下滑。

然而,这些自救措施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政策红线仍在,另一方面,老用户对机械质感的坚守与新势力对市场的降维打击,使保时捷陷入两难。

业内分析师指出:“保时捷的教训证明,豪华车电动化不能靠‘燃油车思维’套娃,必须在智能化、本土化上彻底革新。否则未来三年,更多传统豪华品牌将步其后尘。”

保时捷宣布任命迈克尔·莱特斯博士为新的首席执行官,他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上任。

这位前法拉利首席技术官接手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烫手山芋”[citation:7。

他不仅要解决27亿欧元战略重组费用带来的短期阵痛,更要回答一个根本性问题:当电动化与智能化重新定义豪华,保时捷那枚闪亮的斯图加特盾徽,究竟代表什么新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1-3 08:09 , Processed in 0.05867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