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便利!一揽子外汇新举措利好跨境贸易
中国跨境贸易外汇结算迎来重磅利好,一揽子新政策正为外贸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便利外汇资金结算 支持外贸稳定发展的通知》,推出3方面9条政策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收支便利化,提升外汇支持外贸稳定发展的服务质效。
这些政策包括推动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优化扩围、支持贸易新业态结算创新、提升服务贸易资金使用效率等,全方位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
01 政策背景
在全球经贸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外贸依然展现出强劲韧性。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透露,2024年中国外汇市场交易量较2020年增长37%,涉外收支规模较2020年增长64%。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涉外收支规模达11.6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朱鹤新表示,全球经贸活动展现出较强韧性,这种韧性背后是科技驱动和开放合作两大关键力量。
为适应新形势,外汇管理局持续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此次出台的一揽子政策便是重要举措。
02 三大政策亮点
便利化政策“双扩围”
此次通知首先推动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优化扩围。
在地区扩围上,试点将从北京等11个地区,拓展至更多有实需、经营主体合规状况良好且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地区。
在业务扩围上,拓宽试点企业经常项下资金轧差净额结算业务种类,支持货款与货物贸易相关运输、仓储、维修、赔偿等服务费用之间的轧差净额结算,有效降低资金结算费用。
此外,通知还进一步简化优质跨国公司经常项目资金集中收付和轧差净额结算手续,并支持银行根据优质企业提供的薪酬材料,为企业涉外员工便捷办理相关业务。
贸易新业态结算升级
在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方面,新政策推出了多项创新举措。
通知提出发挥优质电商平台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推荐增信作用,推动银行将更多贸易新业态相关的中小型企业纳入优质企业范围,使其适用更加便利的贸易资金结算政策。
同时,引导银行转变传统审单方式,凭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提供的订单、物流等线上生成的电子交易信息,通过系统自动批量审核,为贸易新业态主体便捷办理收付汇。
此外,还督导银行建立经常项目特殊外汇业务处置机制,按照 “实质重于形式” 的原则,高效办理经常项下个性化、复杂化的创新外汇业务。
服务贸易资金效率提升
在提升服务贸易资金使用效率方面,新政策放宽了服务贸易代垫业务管理。
明确境内企业与交易对手方间代收代付货物运输、仓储、维修等费用,可直接在银行便利办理相关资金收付。
同时,支持承包工程企业跨国家、跨地区集中调配使用资金,有效盘活海外工程项目的“沉淀”资金,切实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03 政策影响与未来展望
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副司长张玉青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街发布”成果专场发布活动中表示,下一阶段国家外汇局将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便利跨境贸易收支结算,不断畅通政策传导路径。
张玉青强调,将推动政策红利精准、快速直达经营主体,助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朱鹤新此前也透露,国家外汇管理局还在持续推进其他多项外汇管理改革。
9月份,推出了跨境投融资一揽子政策,近期还将发布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等政策,并在自贸试验区实施集成式外汇管理改革创新。
这些政策组合拳将共同助力拓展中国自主开放新局面。
随着这9条政策措施逐步落地,外贸企业将感受到跨境资金结算的显著便利。
政策的直接效果是降低企业结算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深层次看,则是中国外汇管理体制向“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目标迈进的坚实一步。
这一切,正为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