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50万元补助!长沙“演艺新空间十条”来了
未来三年,长沙的街头巷尾、商圈景区将涌现上百个小剧场,这座城市的文化图景正在被重新描绘。
近日,长沙市人民政府与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关于支持长沙市演艺新空间(小剧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演艺新空间十条”),推出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
该措施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长沙演艺事业发展进入了系统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01 应势而动:百个小剧场激活城市文艺新脉搏
当前,文旅消费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游客与市民对文化体验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沉浸化。
以小剧场、特色空间为代表的演艺新空间,以其灵活的形态、丰富的业态、紧密的互动性,打破了传统剧院的边界,将演艺融入城市肌理。
在长沙这座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演艺新空间正成为年轻人文化消费的新选择、艺术表达的新阵地。
从太平街的脱口秀小剧场到后湖的实验戏剧空间,从大学城的原创音乐现场到商圈的沉浸式演出,这些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演艺新空间,正在重新定义长沙的文化生态。
02 硬核举措:真金白银点燃发展引擎
“演艺新空间十条”内容全面,针对性强,覆盖了从规划引导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
省市两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形成合力,共同支持演艺新空间发展。
扶持措施实实在在,具体包括:
集聚发展有奖励:对重点区域内成功招引项目的物业方给予最高30万元补助;对以灵活方式参与运营的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
项目建设给补助:对引导发展重点区域内新建或改建项目的投资方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
运营创作强激励:每年对符合条件的运营方给予最高30万元运营补助;对原创剧目出品方给予最高30万元创作补助;对赴省外巡演给予最高15万元补助。
人才市场双培育:对符合条件接收应届毕业生的运营方给予最高5万元补助;对合作票务平台开展惠民促销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
03 融合创新:打破业态边界
政策大力倡导 “演艺+”“+演艺”模式,推动各类艺术形式跨界融合,明确支持沉浸式、互动式演艺新业态。
鼓励盘活闲置资源打造演艺空间,促进文旅商体深度融合。
文件提出,积极推动长沙市建设 “演艺名城”纳入湖南省和长沙市“十五五”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与“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有效联接,系统发展。
力争三年内引导培育100个运营良好、管理规范的演艺新空间。
04 优化环境:从纸上蓝图到遍地开花
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长沙市各级各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协同。
长沙市将建立由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牵头的高效协同工作机制,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和申报指南,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
特别是要求湖南湘江新区、各区县(市)参照制定配套政策,形成市区(县)联动、分层支持的政策体系。
优化演艺新空间消防、营业性演出等审批服务,加强跨部门综合监管,营造健康有序、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
长沙将迅速启动首批市级演艺新空间的认定和项目补助申报工作,树立标杆,尽快形成示范效应和集聚态势。
从太平街的脱口秀小剧场到后湖的实验戏剧空间,从大学城的原创音乐现场到商圈的沉浸式演出,艺术表演将深入长沙的每个角落,为星城增添更多文化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