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遗留石块需清理 官方回复:本月安排清理工作
田地水沟里散落着数块重达百公斤的大石块,暴雨时泥沙直接冲进农田,这是冷水江市金竹山镇当正村一位村民正面临的烦恼。
“该工程却在冷水江市金竹山镇当正村我家田地水沟里遗留数块大石块,每块重达一百多公斤,没被清理,致使暴雨时泥沙直接冲进田地。”一位冷水江市的居民通过媒体渠道反映着修路遗留问题。
这条连接冷水江市到高铁邵阳北站的道路施工已完成,却在当地留下了扫尾工作。
01 修路遗留下来的烦恼
在冷水江市至高铁邵阳北站的连接公路工程完工后,金竹山镇当正村的一位村民却发现自家田地水沟里被遗留了数块大石块。
这些石块每块重达一百多公斤,不仅影响了农田的正常排水,更导致暴雨时泥沙直接冲进田地,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村民无奈之下,只能通过求助媒体通道,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请求尽快清理这些遗留的石块,恢复农田水沟的正常功能。
02 官方回应与解决方案
接到群众反映后,记者进行了跟踪调查。
10月16日,冷水江市金竹山镇政府对此事作出了官方回应。
镇政府经核实后表示,邵北连接线工程总体归属于冷水江市邵北连接线指挥部负责,且该工程尚未完成验收。
金竹山镇政府工作人员已向市指挥部和施工方娄底路桥公司报告,申请清理现场泥沙。
经与当事人沟通协商,市指挥部承诺将在本月安排清理工作。
03 道路施工遗留问题的普遍性
冷水江市的修路遗留石块问题并非个例。
类似的道路施工遗留问题在全国多地时有发生,对当地居民生活和交通安全造成影响。
在河东区相公街道,北京东路与澳门路交汇处下穿处路面上出现大石块,导致车辆通行存在安全隐患。
当地相关部门接到反映后,立即派人到现场实地察看,并及时清理了路面石头,消除了安全隐患。
吐鲁番市高昌区艾丁湖镇也木什村连接202省道与020县道的路段,也曾出现路面散落大量碎石的情况,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04 针对施工遗留问题的监管措施
面对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渣土、石块等废弃物,各地政府已建立起相应的监管和处罚机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其生产建设活动中排弃的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等应当综合利用。
不能综合利用的,应当堆放在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专门存放地。
对于违反这一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五十五条明确了处罚措施: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理,按照倾倒数量处每立方米十元以上二十元以下的罚款。
逾期仍不清理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清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清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05 建立长效机制
针对道路环境问题,一些地区已经开始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某区交通运输局近期开展了国道环境整治行动,采用“机械+人工结合模式,逐段排查、集中清运”,累计清理各类杂物3600立方米。
同时,他们常态化开展路面清扫作业,每日安排两台扫路机与两台洒水车协同作业,采取“洗扫结合”的作业模式,对国道主干道进行全覆盖清扫除尘。
为巩固整治成果,该局还加强了日常巡查频次,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置,同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群众参与路域环境维护。
类似金竹山镇这样的道路施工遗留问题在全国并不少见。
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水利局曾向一家建筑劳务公司发出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因其在灌阳至天峨公路项目中将碎渣、弃土未倾倒在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弃渣场内。
陕西吴堡县岔上镇人民政府则计划在2025年11月采购道路建设服务,内容包括“大石块破碎,危石清理石渣挖除及余渣清运”。
这些案例表明,道路施工后的现场清理已成为各地治理的常见问题。
随着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执法力度的加强,以及群众监督意识的提高,道路施工遗留问题有望得到更有效的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