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按兵不动,警惕“稳中求进”
欧元区法兰克福,欧洲央行总部大楼外旗帜飘扬,大楼内的决策者们在连续第三次按兵不动后,正面临着远超利率决策本身的复杂棋局。
欧洲央行在10月30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将存款机制利率维持在2.00%,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贷款利率分别保持在2.15%和2.40%。
这已是该行自今年7月以来连续第三次维持利率不变,凸显出在通胀接近目标与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夹缝中,决策者选择保持耐心。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会后表示,欧洲央行“目前处于一个不错的位置”,通胀已基本回到2%的目标附近,但她同时强调,当前全球贸易局势复杂、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政策制定者必须保持耐心与灵活”。
01 三大利率不变
欧洲央行本月决定继续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包括存款机制利率2.00%、主要再融资利率2.15%和边际贷款利率2.40%。
这一决策符合市场普遍预期,反映了欧洲央行对当前经济环境的审慎评估。
自去年开启降息周期以来,欧洲央行已将存款机制利率从4%的历史高位逐步下调至当前的2.00%。
而最近一次的降息发生在今年6月,当时欧元区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水平。
随后在7月、9月和10月的三次会议上,欧洲央行均选择暂停降息,进入政策观察期。
02 通胀接近目标
欧元区9月通胀率小幅升至2.2%,高于8月的2.0%,主要受服务价格推动。
尽管如此,这一数据仍接近欧洲央行2%的中期目标。
拉加德指出,“核心通胀指标与2%的目标一致”,去通胀进程已告一段落。
欧洲央行对通胀前景的评估基本保持不变,认为通胀率将在中期内稳定在目标水平附近。
最新调查显示,专业预测者预计欧元区通胀将在明年降至1.8%,随后在2027年回升至2.0%。
03 经济微弱增长
欧元区经济呈现微弱增长态势。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第三季度经济环比增长0.2%,高于市场预期。
这一结果表明,尽管面临美国贸易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欧元区经济依然展现出一定韧性。
拉加德表示,她“对目前的增长并不悲观”。
欧洲央行在声明中提到,尽管全球环境充满挑战,欧元区经济依然保持增长,强劲的劳动力市场、稳健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以及此前的降息举措,构成经济韧性的主要支撑。
04 政策分歧扩大
欧洲央行连续第三次维持利率不变,与美联储的降息形成鲜明对比。
10月30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3.75%-4.00%,为连续第二次降息。
而日本央行则以7票赞成、2票反对的表决结果,决定将政策利率维持在0.5%不变。
主要央行之间的货币政策分化加剧,反映出各国面临的经济形势和挑战各不相同。
中国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指出:“欧央行和美联 储在货币政策走势上的分化,也同当下的贸易冲突及地缘政治冲突对欧元区和美国的影响不同有关。美国相对更主动,而欧元区方面则处于相对被动和被迫应对的地位。”
05 内外风险交织
欧元区经济前景面临多重不确定性。持续的全球贸易争端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是主要外部风险。
刘英进一步分析:“贸易方面,美国对欧盟也就是欧元区加征15%的关税,相对较高。在汽车及零部件领域,包括钢、铝、铜及其他领域还加征了约25%至50%左右的行业关税。”
受美国关税冲击及欧元今年以来累计上涨约12% 的影响,出口依赖型经济体承压。
欧洲央行警告,前景仍存不确定性,特别是持续的全球贸易争端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内部看,欧元区经济增长虽保持微弱正增长,但基础并不牢固,高利率环境仍在制约投资和消费。
06 未来路径研判
欧洲央行重申,其利率决策将继续采取 “逐次会议决定、依赖数据” 的方式。
多位官员近期表示,降息周期已接近或处于尾声。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奥地利国家银行行长科赫尔表示,只要不出现“剧烈”变化,欧洲经济“尚可”。
市场普遍认为,欧洲央行的降息周期已接近尾声,预计到2026年底再次降息的概率不足40%。
不过,凯投宏观的安德鲁·肯宁汉表示,未来几个月欧元区通胀预计将进一步下降,这可能为欧洲央行再次降息创造条件。
欧元区法兰克福的欧洲央行总部,行长拉加德的“处在一个不错的位置”的表态背后,是政策决策者们在复杂环境中的如履薄冰。
央行官员科赫尔坦言,只要不出现“剧烈”变化,欧洲经济“尚可”。
全球经济格局风云变幻,主要央行的政策工具箱正变得愈发精细与数据依赖。在这种背景下,欧洲央行的“按兵不动”本身就是一种谨慎前进的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