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俄中小企业投资发展论坛在莫斯科举行,探索合作新路径
两百余位中俄政商学界代表齐聚莫斯科,共商中小企业合作新机遇,为两国经贸关系注入新动能。
当地时间11月3日,第二届中俄中小企业投资发展论坛在莫斯科举行。中俄政商学界逾二百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形势下两国中小企业合作的新路径与发展前景。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刘军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升级版中俄投资保护协定的生效以及中方对俄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为两国全方位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01 论坛背景: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本届论坛召开之际,正值中俄经贸关系持续深化。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刘军指出,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这一判断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更在经贸合作中得到充分验证。
地方合作机制已成为推动两国中小企业对接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在“长江-伏尔加河”、“东北-远东”等框架下,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机制为不同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了精准对接的合作渠道。
02 创新贸易模式:TIR运输与跨境电商融合
本届论坛上,创新贸易模式成为热议焦点。
论坛主席、俄罗斯浙江华侨华人联合总会会长蔡建林在主旨发言中透露,总会成功开通了浙江省首条国际跨境公路运输(TIR)线路,并实现了TIR运输与跨境电商的深度融合。
这一创新有效提升了中俄贸易便利化水平,为两国中小企业贸易合作开辟了高效新通道。
跨境物流创新不止于此。
扎根俄罗斯近三十年的侨企代表俄罗斯鑫尔泰集团蔡一航分享了他的实践:中欧班列“温州-俄罗斯特色专列”将运输时间从45天缩短至20天。
而2024年开通的中国南方直达莫斯科的TIR运输线路,运输时间仅需8-12天。
TIR系统具备高效通关、全程可控和成本效益显著三大优势,为中小企业的跨境贸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选择。
03 务实合作:从结算到物流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论坛上,一系列解决中小企业实际困难的创新方案被分享。
结算难题得到突破。2022年联合成立的“中俄贸易地方结算平台”,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小企业的跨境结算难题。
这一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安全、高效的结算渠道。
全方位服务体系正在构建。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周立群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政府近期出台的关于加强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举措,为双方合作注入新动力。
在使馆指导下,商会将继续推进各项工作,助力企业发展。
俄罗斯鑫尔泰集团计划打造综合物流服务平台,为中俄跨境贸易提供新动能。
这显示出市场力量正积极回应中小企业需求。
04 未来展望:多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与会嘉宾围绕“创新贸易模式、挖掘市场潜力”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后一致认为,在中俄双边贸易额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的良好态势下,两国在工业制造、数字经济、跨境物流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周立群呼吁与会企业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协作、抱团发展,抢抓机遇、主动作为。
这一呼吁得到与会企业的积极响应。
蔡建林则呼吁各方携手把握时代机遇,共同开创中俄中小企业合作新局面。
从论坛传递的信息看,中俄中小企业合作正从传统的商品贸易向联合设计、生产制造、技术合作等更高层次迈进。
中俄双边贸易额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两国企业在工业制造、数字经济、跨境物流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正如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周立群所言:“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协作、抱团发展,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中俄中小企业合作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