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范式财报释放盈利前景,定位AI时代Salesforce
企业级AI市场风起云涌,第四范式以“AI Agent+世界模型”为核心的技术路径正开辟出一条不同于Salesforce的中国模式。
今年以来,第四范式(06682.HK)在资本市场表现引人注目。多家机构上调其目标价,交银国际将目标价从64港元上调至81港元,大和证券也从58港元上调至74港元。
这一乐观情绪直接源自第四范式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总收入26.26亿元,同比增长40.7%,经调整归母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71.2%,仅剩4370万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核心业务“先知AI平台”收入同比增长71.9%,达到21.49亿元,占总收入的81.8%。
01 业绩亮点:增长与收窄并行
第四范式2025年中期业绩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健康的财务趋势。高达40.7%的收入增长表明公司在企业级AI解决方案市场的渗透力持续增强。
盈利能力方面,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4370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71.2%,向市场传递出公司经营效率提升的积极信号。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三项主要费用加总占收入的比例从58.2%下降至44.5%。
研发费用率为34%,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显示出公司在持续投入技术研发的同时,规模效应正在显现。
现金流状况改善更为明显,截至6月30日,应收账款余额从去年末的30.86亿元下降至19.67亿元,降幅达36%,反映出公司在业务质量与现金流健康度上的提升。
02 核心驱动力:先知AI平台全面发力
第四范式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先知AI平台”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尤为亮眼。该平台通过 “AI Agent+世界模型” 的技术路径,为企业提供深度绑定业务、工程化落地的AI解决方案。
客户价值维度上,标杆用户数达90个,每标杆用户平均收入为1798万元,同比增长56.6%。
这一数据表明,第四范式的解决方案不仅赢得了市场认可,更在客单价上实现大幅提升,反映出产品价值与企业客户支付意愿的同步增强。
市场地位方面,第四范式连续七年位居中国机器学习平台市场份额第一,近期更在IDC发布的中国大模型开发平台厂商评估中位居领导者象限。
这一成绩印证了其在AI平台领域的技术领导力与市场竞争力。
03 战略定位:AI时代的Salesforce
中信建投在首次覆盖报告中明确指出,第四范式在业务及生成式AI布局上,海外直接对标Salesforce和Palantir。
不同于Salesforce从CRM切入企业服务的路径,第四范式选择以AI平台为核心,深入千行万业的高价值场景。
第四范式正从产品标准化向生态开放过渡,类似Salesforce在2004-2008年的发展阶段。
其核心任务仍在完善产品标准化,同时试水生态合作,吸引ISV开发插件,逐步构建平台生态。
与Salesforce相比,第四范式的特色在于更强调AI与原生化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在港口业务中,智能体可分析货船卸货顺序,优化泊位效率;在法律行业,智能体成为“合同扫描仪+风险探测器”。
04 生态扩张:AI+的无限可能
第四范式正积极推进“AI+”生态布局,拓展业务边界。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今年3月发布“Phancy”品牌,推出多款搭载AI机芯的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耳机等产品。
Phancy业务已与华为鸿蒙及海思芯片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打造“AI+操作系统+核心芯片”一体化的智能硬件解决方案。这一合作标志着第四范式正式将AI能力向端侧延伸。
在储能领域,第四范式携手海博思创成立合资公司,布局“AI+储能”。通过AI技术实时预测电网供需波动,动态优化储能场站的充放策略,提升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效率和收益。
更引人注目的是,第四范式还进军“AI+稳定币”领域,与头部券商合作开发“AI+稳定币风控&合规解决方案”。
依托AI反洗钱系统和交易反欺诈解决方案,为稳定币的发行、流通和兑付全周期构建安全防线。
05 盈利前景:机构一致看好
随着亏损大幅收窄,市场对第四范式盈利前景的预期日益乐观。交银国际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收入将增长7%至22%,并维持2025年扭亏、2026年实现微盈利的预期。
这一乐观预测的背后,是第四范式在多个高价值行业的深度渗透。公司头部客户包括银行、三大运营商、国家电网、中石油等头部央国企。
近期央国企智能化政策推出,良好的客户基础有望帮助公司进一步发挥AI价值。
政策面上,《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于8月下旬印发,为AI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机构指出,这一政策将利好第四范式的业务拓展。
资金层面,第四范式在半年内通过配售募资共27亿港元。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具身智能等研发投入和潜在并购机会,为未来增长提供动力。
06 挑战与风险:前行道路上的不确定因素
尽管前景看好,第四范式仍面临多重挑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华为、阿里云等巨头纷纷推出同类AI开发平台,可能挤压市场份额。
盈利压力依然存在。虽然亏损大幅收窄,但公司在生态建设上的持续投入可能延缓全面盈利的时间点。
市场担忧其盈利压力(仍处亏损),给予5-6x PS,对应估值265亿-318亿元。
生态进展也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开发者活跃度低,应用商店未能形成规模效应,都可能影响公司向平台生态的转型。
第四范式在港口、法律、医疗、制造等传统行业的实践已经验证了其价值路径。某飞机制造集团利用其技术将零件生命周期成本降低上亿元;零售企业通过定制方案实现库存周转率提升40%。
这些成功案例预示着一个AI新范式的到来——第四范式有望成为AI时代的“Salesforce”,不同的是,它走的一条AI原生之路,从诞生之日起就为AI而生,因AI而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