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车企重金砸向新总部,汽车业迎来“搬家潮”
40亿元、40.5亿元、51.6亿元…车企们正豪掷千金,在这场新总部建设的竞赛中,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之变。
10月20日,小鹏汽车正式搬迁至位于广州天河智慧城、总投资40亿元的新总部大楼。而在此前,长安汽车、赛力斯和广汽集团也已纷纷加入了这场“搬家竞赛”。
这四家车企“两两作对”,以“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的组合分列广州和重庆,凸显了中国五大汽车生产基地中广州和重庆这两座城市的竞逐之势。
车企们密集投建或搬迁新总部,并非单纯的办公升级,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在“双碳”战略引领、新能源转型深水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三重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01 城市竞逐:广州与重庆的“汽车城”之争
近期搬迁或投建新总部的四家车企,两家在广州、两家在重庆,这两座城市正是中国五大汽车生产基地(上海、长春、北京、广州、重庆)中的两大重镇。
广州铆足了劲要打造世界级“智车之城”。
6月,广州市印发《广州市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力争培育2—3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50万辆的汽车企业。
重庆同样雄心勃勃,已印发一系列规划,包括《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等。
重庆还与四川联合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细致支持整车企业加快新能源新车型研发投放。
在较量比拼中,两座“汽车重镇”的表现正出现分化。
上半年,广州市汽车制造业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继续承压,增加值同比下降5.7%。与此同时,新能源车产出加快,累计产量同比增长9.5%。
重庆市汽车产业则整体回暖,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长8.4%。其中,新能源整车增加值同比增长19.6%,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增加值同比增长11.5%。
02 四家车企:同一举动,不同境遇
巧合的是,两座城市的四家车企,同样是“一家传统汽车集团+一家造车新势力”的配置。虽然都在搬迁或建设新总部,但各自的境遇和目的却截然不同。
小鹏汽车:顺势扩张
小鹏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1—9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31.3万辆,同比暴涨218%,创历史新高。9月销量更是首次突破4万辆大关,达41581辆。
在一切向好的趋势下,投资40亿元建设新总部在情理之中。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意气风发地表示:“创业往往从搬家开始,每一次搬迁都是一次标志性的腾飞。新总部很大,有近40万平的面积+8万平的公园。”
新总部位于广州天河区天河智慧城,占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36.45万平方米。园区配套堪称“微型城市”,配套8万平方米的绿化公园和2万平方米的超级餐厅。
广汽集团:求变突围
与小鹏汽车的顺势扩张不同,广汽集团的总部搬迁是为了求变,没有大手笔的新总部建设投入,而是将总部搬迁“到一线去”。
去年11月2日,广汽集团总部办公地址从珠江新城CBD搬迁至广州市番禺区。
1—9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1,183,653辆,同比继续下滑11.3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也逆势下滑4.99%。
同时,上半年广汽集团营收下滑7.88%,净利润更是大降267.39%。
对于这个摸爬滚打多年的行业老兵来说,总部搬迁便是广汽集团给出的办法之一。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个人社交平台表示,“我们搬过去,就是到听得到‘炮火’的一线去,才能更好地做决策。”
长安汽车:晋级央企
长安汽车则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正式晋升为国内第三家汽车央企,为其开启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搭建起更高端点的发展平台。
升格为央企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感慨道:“长安面临的这片天地太广阔了,突然发现资源多到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
依托更高的平台、更多的资源,“新长安”将加速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品牌”,投资40.5亿元建设新的全球总部亦是重要一环。
长安汽车新总部预计2027年建成,这座总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将集总部办公、企业学习、汽车博物馆、体验中心及配套设施于一体。
赛力斯:不差钱的“土豪”
赛力斯是四家车企中投入最多的,豪掷51.6亿元建设新总部。
从与华为深度合作起,名不见经传的赛力斯便摇身变为消费者趋之若鹜的问界,产品价值、销量一路水涨船高。1—9月,问界销量超过26万辆。
更值得关注的是,伴随销量走高的还有产品价值的大幅提升。从起售价27.98万元的M7,到最高售价接近60万元的M9,问界产品几乎款款爆款,也让其赚得盆满钵满。
上半年,赛力斯集团营业收入624亿元,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81%;整体毛利率更是高达28.93%,在汽车制造企业中位居前列。
03 行业背景:汽车产业仍是国民经济支柱
车企们敢于豪掷千金投入总部建设,背后是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愈发稳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投资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9月10日,今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比2020年增长8倍多,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国家对于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仍在不断加码。
9月印发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中明确表示,汽车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工作方案》还提出具体目标: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
04 趋势展望:集中资源与降本增效
车企们纷纷搬迁或建设新总部,表面上是办公环境的升级,实质上反映了中国汽车产业在激烈竞争下的战略调整。
面对销量及获利下滑等关乎生存的沉重压力,车企们正通过内部深度整合,希望借助集中资源战略突围来提效降本。
不仅是总部搬迁,多家车企也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蔚来汽车、吉利、广汽和上汽在近期都启动了内部深度整合。
例如,广汽将广汽研究院拆分为整车、平台、造型三大板块,并全部并入广汽集团产品本部,构建全新的“大研发体系”。预计今年7月,这项重组计划已全面完成。
整体来看,大陆汽车业这波大整合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车企提振销量的决心,另一方面则是降本增效的需求。
小鹏汽车新总部园区内配套了8万平方米的绿化公园和2万平方米的超级餐厅,后者可提供5000个餐位和超过400种餐食选择。而长安汽车的新总部则将集企业学习、汽车博物馆、体验中心及配套设施于一体。
这些新总部远远超越了传统办公空间的范畴,成为车企展示实力、吸引人才、整合资源的重要平台。
在新能源转型的深水区,车企们的“搬家”举措,不仅是为了应对当下的市场竞争,更是为未来的发展铺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