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 10 个网页
步入长线资金配置时段,催化银行股表现
低估值隐含的价值空间显著,年底资金配置窗口下的银行股正迎来高确定性回报机遇。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指出,上市银行业2025年三季度财报显示经营格局稳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0.9%、1.5%,较上半年的1.0%、0.8%进一步改善。
息差企稳格局明朗,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预计全年营收和利润增速将延续改善。
尽管近期银行股出现反弹后回调,但低估值隐含的价值空间依旧显著。
01 业绩回暖:盈利增速企稳向上
上市银行三季度业绩呈现筑底企稳态势,盈利增速逐步回升。
2025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0.9%、1.5%,相比上半年的1.0%、0.8%呈现改善趋势。
业绩回暖的背后是收入端的稳定表现和成本端的助力。
量价协同改善使单季利息净收入重返正增长(单季同比+0.7%),资本市场回暖推动中收增速继续向好(累计同比+4.6%)。
从银行个体看,财务表现波动加大,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利润增速区间为[-10.9%,15.5%],其中大型银行利润增速改善最为明显。
业绩分化主要源于部分中小银行当季受债市波动影响偏大,营收和利润增速有所走弱。
02 息差企稳: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银行业净息差进一步呈现企稳趋势,这对未来盈利增长构成重要支撑。
期初期末平均法测算显示,2025年三季度上市银行单季净息差1.36%,较二季度单季环比仅下降1bp,企稳态势明显。
息差企稳的主要驱动力来自负债成本改善。
存款挂牌利率调降效果逐渐体现和银行负债成本管控,使计息负债成本率单季度下行约10bps。
资产质量方面,账面指标和拨备水平保持稳健。
2025年三季度末上市银行加权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23%,较2025年上半年末基本持平。
尽管不良率保持平稳,但关注率走势仍有分化,20/31家上市银行关注贷款率波动上升,银行间广义质量延续分化。
03 非息收入:中收改善与市场波动
2025年三季度单季度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增速为0.33%,整体保持平稳。
中间业务收入延续明显改善态势。
2025年三季度单季上市银行中收录得8.5%同比增速,续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高增速水平,资本市场全面回暖是主要驱动因素。
另一方面,债市扰动对其他非息收入带来影响。
2025年三季度债券市场宽幅调整使全部上市银行公允价值录得270亿元损失。
股份行和部分区域行由于FVTPL资产占比较高,受债市波动影响相对较大。
为平抑债市波动影响,部分银行通过FVOCI、AC项下浮盈确认来积极增厚收益,使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同比保持20.7%的高增速。
04 行业前景:估值修复与资金配置
银行业的估值修复空间依然显著。
中信证券强调,低估值隐含的价值空间依旧显著,年底步入长线资金配置时段,有助催化银行股市场表现。
从基本面看,银行业的资产质量稳定为估值修复提供了基础。
三季度末上市银行算数平均拨备覆盖率283.2%,季度环比小幅下降4.1个百分点,抵补能力依然充足。
长线资金配置窗口的形成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
一是银行股稳健高股息特性吸引配置型资金流入;
二是年底机构投资者通常会更关注确定性收益资产,银行股符合这一配置需求。
05 投资策略:积极布局高确定性回报
基于银行板块经营格局稳定和估值优势,中信证券建议机构积极布局,收获高确定性回报。
从风险角度看,需关注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以及监管与行业政策的不利变化等潜在风险。
银行业年内领涨的原因已不再局限于高股息驱动,市值管理考核、基本面好转同样成为驱动银行股上涨的重要因素。
多重因素共振下,保险资金、被动基金ETF以及抢跑公募欠配资金等长期资金持续流入,让银行股继续维持强者恒强局面。
随着四季度长线资金配置窗口开启,银行板块低估值、高股息、稳业绩的三重优势凸显。
机构投资者布局银行股,不仅是为短期业绩改善买单,更是对金融体系稳健性和长期价值的认可。
历史经验表明,价值只会迟到,从不缺席。
|
|